1、內部控制符合性測試。
首先,通過調查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設計以及是否得到有效執(zhí)行,在此基礎上,通過執(zhí)行符合性測試程序取得證實控制風險初步評估水平的充分證據,以便確定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并證明所選審計策略的恰當性。注冊會計師應該更多地應用分析性程序,對被審計單位存貨的內部控制作出客觀評價。評價工作結束后,注冊會計師應根據評價結論確定下一步審計的性質和范圍,設計和調整對存貨進行實質性測試的審計程序。
2、存貨盤點。
注冊會計師必須合理、周密地安排盤點計劃并謹慎地予以執(zhí)行,盤點的時間應盡量接近年終結賬日。在盤點時應盡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盤點的有效性,比如各存放點同時盤點、停止存貨流動以及盤點數額達到合理的比例等。
3、存貨截止測試。
存貨正確截止的關鍵在于存貨實物納入盤點的時間與存貨入賬時問都處于同一會計期間。這種方法的要點是解決存貨及其相應的會計科目是否一并計入當期的會計報表中,否則會出現夸大期末存貨,虛列當期損益的情況。
4、存貨計價測試。
在進行存貨計價審計時,如果企業(yè)對存貨采用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的方法計價,注冊會計師應當充分關注企業(yè)對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和存貨跌價準備金的計提。應當按照企業(yè)存貨的殘次和市場價格的實際情況部分或全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在審計實務中,應安排有經驗的審計人員,必要時應聘請專家、利用專家的工作,否則存貨盤點時往往難以發(fā)現存貨的質量問題。